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我們要如何看清事實,反制假訊息?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2/13 第11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我們要如何看清事實,反制假訊息?
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當「洗腦」統治了我們/思想控制的本質是欺騙
是誰出的題目這麼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閱讀筆記 貓修羅/江湖在走,有貓沒有

新書鮮讀
我們要如何看清事實,反制假訊息?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假新聞正在干預台灣大選!我們要如何看清事實,反制假訊息?

內容簡介:「說服群眾的不是事實,甚至也不是捏造的事實,而是公然蔑視。」──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我們已進入後真相時代!訴諸個人情感與價值觀,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我們甚至無法分辨真假。後真相等同於意識形態霸權,以此手法迫使他人相信某樣事情,無論是否存在良好的佐證。這是政治支配的祕訣,欺騙、操弄和利用,成為創造獨裁政治秩序的工具。

作者介紹:麥金泰爾(Lee McIntyre)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哲學博士,曾在柯爾蓋特大學、塔夫茲大學、西蒙斯大學執教,現任波士頓大學哲學暨科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大學擴展學院倫理學講師,曾為哲學教師和學者編輯幾本選集,並撰寫通俗淺白的小說和非小說。其寫作宗旨是讓讀者接觸與當前時事有關的哲學主題。著作包括:《尊重真理》(Respecting Truth)、《黑暗時代》(Dark Ages)、《科學態度》(The Scientific Attitude),以及《社會科學中的法律和解釋》(Laws and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搶先試閱:〈傳統媒體之所以衰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網路,這點毫不讓人意外。〉

美國的報紙銷售量在一九八四年達到高峰,然後因為有線電視的競爭才開始緩步下滑,不過一直要到一九九○年代網際網路普及開來,局面才真正開始動搖。二○○八年金融危機發生時,許多報紙開始陷入自我縮減的循環:收入下降、裁員、產品萎縮,然後是訂戶持續流失。

分析家近年來提出警告,報紙持續減少銷售量等於是請讀者不要再買報紙。大多數報紙都大幅縮水,不僅版面變小,報導篇數變少,就連編輯室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少。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彼得.阿佩特(Peter Appert)說:「在我看來,大幅削減成本勢必會影響編輯品質。我無法證明新聞品質是推動銷售量的原因,但是如果我是報紙業者,肯定會為此徹夜難眠。」

二○一六年皮優研究中心發表最新版的「新聞媒體狀況」報告,他們詳盡描述這整個惡夢:

對於報紙而言,二○一五年可能也是衰退的一年。週間銷售量下降七%,週日銷售量下降四%,兩者均顯示自二○一○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廣告收益也創下二○○九年以來的新低,在二○一四到一五年間下降近八%……根據目前能獲得最新的數據,在二○一四這一年,報社編輯部人力也下降一○%,比自二○○九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低。在過去二十年,報業的人力裁減約兩萬個職位,差不多是三九%。

在同一時期,廣播和有線電視網也經歷另一種形式的衰落。在上一章提到,早在一九九○年代媒體就開始放棄實事求是的調查型報導,而改走呈現權威人士觀點的路線。當時電視台(以及報社)早已裁減或關閉他們的外國新聞機構多年,改以報導低成本的國內新聞。到二○一五年為止,這似乎是個相當有先見之明的決定,至少從財務和評級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況且這一二十年來全球最大的新聞的確就發生在美國本土。

說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對電視網來說是一大福音,還太過輕描淡寫。電視台的收視觀眾人數激增,利潤滾滾而來。CNN公布其二○一六年的毛利是十億美元,是該公司史上最好的一年。福克斯電視台(本來就是美國最賺錢的有線電視網)預計賺進十六點七億美元。視聽大眾日日夜夜都想看到更多關於選舉的報導。「與去年同期相比,福克斯的日間收視率增長六○%,CNN增長七五%,而MSNBC更是暴增八三%。」他們是如何吸引觀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播放他們想要看的,而那就是不斷地報導川普的新聞。當然,福克斯新聞台早已欣然向川普輸誠,有些人已經認為他們的報導基本上就是在幫共和黨造勢。但就連CNN也現場直播川普的造勢大會,而且對當中內容毫無查核或加以評論。根據一些估計,在二○一六年大選期間,有線電視新聞網等於為川普提供近五十億美元的免費宣傳。不過,這樣做當然符合他們的自身利益。川普是隻金雞母,就算他因為報導而獲利,那些電視網也同樣受益。問題在於他們難道會因此而忘了自己的責任,不去檢查一些川普的謊言?許多人認為確實如此,因為幾乎沒有電視網是以報導真相的高標準來對待大選的報導,反而是採用他們之前處理科學問題的「假平衡」策略,將川普和希拉蕊的支持者納入他們的專家小組。這個決定影響程度之大,甚至讓人說是CNN幫川普選上總統。CNN的董事長傑夫.扎克(Jeff Zucker)當然沒有這樣想,但就連他也坦承:「若說我們去年犯了什麼錯誤,就是可能在選前幾個月拍攝過多他(川普)的造勢大會,並將其播放。」而在那些造勢大會上,川普動不動就侮辱媒體。他把他們安排在圍欄內,而且禁止他們對他演講期間的群眾畫面進行任何剪接。他是怎麼讓媒體乖乖就範?各家新聞網必須同意他的條件,才能分享川普這塊大餅。面對自身難保的報紙,以及出於自身利益的電視新聞,為此而感到惱怒的大眾要去哪裡宣洩這股挫敗感,或是從信任的人那裡得到最新最夯的消息?只能直接去社群網站。

臉書於二○○四年創建時,僅是一個社交網站,讓用戶與現有的朋友聯繫並結識新朋友。他們可以分享想法,參加他們感興趣的線上社群。隨著發展,臉書逐漸成為新聞聚合器。這不僅是因為大家會在自己的頁面上分享新聞故事,也是因為在頁面右欄有臉書策劃(和編輯)的「動態消息」。這是根據用戶按「讚」次數來挑選,因此這些消息是針對個人挑選的,會顯示我們比較希望看到的消息。當然會有其他公司想要一起加入,不僅是讓用戶看到各種資訊內容,還想成為一個擷取其他報導來源的新聞替代網絡。於是二○○五年You-Tube成立了,二○○六年則是推特。

在社群媒體逐漸成為一種新聞來源的同時,新聞與輿論之間的界限又變得更加模糊,因為大家會煞有介事地分享在部落格、替代新聞網站,或來源不明的地方看到的文章,就像分享真的新聞一樣。在二○一六年美國大選期間,隨著選戰加溫,社群媒體上出現越來越多支持特定黨派的內容,與時下這股科技促成的動機推理氛圍不謀而合。現在只要點擊一下,就可以看到想看的「新聞」(不論是否經過事實查核),不再需要去主流媒體那邊看一些不太有趣的實況報導。網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直接滿足他們確認偏差的欲望(更不用說,還可以為一些免費新聞的內容評分),也省下一筆訂閱傳統新聞的費用。若是可以從朋友那裡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還可以得知他們的想法,為什麼還要花錢訂報紙呢?「權威報紙」對此股浪潮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在皮優最近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有六二%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是從社群媒體那裡獲知新聞,而當中有七一%是來自臉書。這意味著,如今在美國成年人族群中,有四四%是在臉書上看新聞。這樣的數據反映著新聞內容的來源(和構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查核和編輯的減少,要如何確定新聞報導的可靠性?儘管傳統新聞產業仍然存在,但要分辨哪些文章是實事求是、有確切來源,卻變得日益困難。當然,有些人就是只喜歡閱讀(並相信)呼應他們自己觀點的新聞而已。

這樣的結果就是形成大家熟知的新聞孤島,即視聽大眾僅獲得極端和片段的媒體內容。當我們的新聞來源是社群媒體,就可以刪除那些不喜歡的新聞來源,就像刪除政治觀點不同的網友一樣。現在我們看到的新聞的可靠性取決於臉友的查核,而臉書的演算法則會根據我們「按讚」的次數來決定我們會看到哪些新聞。這樣想來其實很諷刺,原本為了讓人隨時查閱可靠資訊的網路,現在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個應和自己的迴聲室。這是多麼危險。少了編輯的把關,在面對那些現在有時稱為「新聞」的內容時,要怎麼知道我們沒有受到操弄?

我還記得大約是在七歲時,和母親一起去附近的超市。站在收銀台前排隊時,我從一旁的報紙上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頭條新聞,我指給我媽媽看,她說:「哦!那是垃圾。那是《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他們滿紙謊言。你別相信上面寫的。」然後,我們展開認真的對談,討論她怎麼會知道上面印的都是假的,要是她從來都沒讀過上面的報導,以及何以報紙會印出明知是假的報導。時至今日,在超市的收銀台那邊還是看得到《國家詢問報》,所以現在我想請你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思想實驗。假設你帶了一份《國家詢問報》和《紐約時報》回家,用剪刀把文章剪下來,並列拼貼,然後掃描成電子格式,再將兩份報紙修正成一樣的字體,讓人無法一眼看出差別。這樣一來,你有可能立即判斷出哪則報導是真有其事嗎?而這就是今日在臉書、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等新聞聚合網站上呈現新聞的方式。你可能會說,還可以去看這則新聞的出處,但是你真的知道哪些來源是可靠的嗎?如果看到的是《紐約時報》,也許會比較願意信任它。但如果是「資訊戰」(InfoWars)網站呢?要是來自保守派出資的新聞平台Newsmax呢?或是刻意模仿ABC新聞網的假新聞網站ABCNews.com.co?

如今,「新聞」來源不可勝數,幾乎不可能分辨出哪些是可靠的,哪些沒有經過仔細查核。然後這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有些消息來源以巧妙的偽裝讓自身看起來煞有介事。好比說ABCNews.com.co,這可不是ABC新聞的分支。但是當網站將這些經過傳統查核與事實核對的新聞,和那些充滿謊言和政治宣傳的文章同時並列時,誰還能分得清楚哪邊是真?哪邊是假?這的確讓那些有意利用我們的無知和認知偏差的人有機可趁。 ▶▶ 閱讀更多 麥金泰爾《後真相》

 
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文、圖節錄自游擊文化
圖/游擊文化提供
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邁向以當地人為主體的旅行

內容簡介:為什麼有些地方的文化遭到觀光吞噬,有些卻因而有了復甦的契機?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觀光收益流入大財團手中,有些卻能留給當地人?觀光對於每個地方的衝擊都不一樣,每個地方對於觀光客的接受度也大不相同,本書認為影響當地人適應觀光最重要的條件,取決於當地人有多大的自主性決定觀光的條件,像是遊客來訪的方式與時間,以及自身文化的哪一個部分可以或不應該拿到市場行銷或商品化。作者呼籲在發展觀光時,應將底下原則奉為圭臬:永續的資源管理、真實與公正地呈現旅遊地點與當地人、尋求觀光收益可以平均分配給當地人的辦法。

作者介紹:厄夫•錢伯斯(Erve Chambers) ,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類學系退休教授,研究興趣包括觀光、城市與區域發展、知識移轉與利用、民族誌寫作。他曾經在泰國、墨西哥與美國各地做過田野調查,目前的研究與理論關懷主要集中在永續觀光發展。他也對於人類學知識的影響還有人類學知識受到當代文化論述的影響保持濃烈的興趣,並且積極參與馬里蘭大學人類學系的「資源管理與文化過程」(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Process)追蹤研究。除了本書之外,他還寫過《觀光與文化:應用觀點》(Tourism and Culture: An Applied Perspective 1997),跟賽沙(Setha M. Low)合寫《房屋、文化與設計》(Housing, Culture and Design 1989),以及《應用人類學:實踐手冊》(Applied Anthropology: A Practical Guide 1985)。

搶先試閱:〈走進大自然〉

人類會把自己放進自然,也會遠離自然。大部分的社會(如果不是全部)都清楚區分,哪些屬於人類所塑造的文化,哪些是沒有人類會出沒的自然環境。人類用旅遊來表達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們走進自然的類型至少有四種,也可以視為旅遊與自然的關係。我將這四種,分別稱為鑲嵌的(embedded)、邊境的(frontier)、懷舊的與教育的旅遊。

有個好例子可以說明鑲嵌的旅遊,那就是傳統上有些平原印第安人(Plains Indian)社會對於靈魂的追求。此時,旅遊的目的是離群索居,然後從自然取得一種身分,一般來說是動物的靈魂。遊客把自己全部交給自然,體驗個人的「本心」(true nature),這就是標準的經驗。鑲嵌旅遊的現代版,可以從馬西森(Matthiessen 1996[1987]: 44-45)的遊記窺見一斑:

探索始於一種不安,彷彿有人盯著你。每一個方向都走看看,卻什麼也看不到。但是,你可以感覺到,深層的不安其來有自,探索源頭之路絕對不是那條走向陌生處的路,而是返家的路。「但是你人在家裡啊,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醒過來!」北國魔女大喊。旅程很艱難,我們一再造訪的神秘地點,長滿了「想法」的荊棘與叢林,充滿了恐懼與防衛,還有偏見與壓抑。聖杯(Holy Grail)就是佛教禪宗所說的「本心」,到頭來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

邊境旅遊的典型經驗就是強調人類戰勝自然,包括走進著名的邊境,例如阿拉斯加或巴西雨林。這種遊客經驗的重點是反映人類一點一滴戰勝到處瀰漫的自然環境。邊境旅遊的其他層面還包含了人類想戰勝自然的相關活動,像是休閒時去打獵、釣魚、爬山以及激流泛舟。

現代的自然旅遊有許多都走懷舊路線。人類欣賞自然往往和我們意識到自己與自然之間的距離有關。我們與自然離得愈遠,就有可能變得更懷舊。懷舊的自然旅遊與鑲嵌的體驗不同,這是從一個「安全的」距離來體驗自然,在這種獨特的旅遊冒險中,遊客完全期待能夠從旅程中歸來。

自然旅遊的教育體驗乃藉著接觸大自然,試著更了解特定動植物的品種或自然的空間與過程。參觀動物園或野生動物公園也算是其中一種,遊客打從心底想要多了解眼睛看到的東西。全世界大部分的動物園都想要把自己從一個遊客只是來看珍禽異獸的地方,也就是更適合喜歡懷舊以及邊境遊客體驗的地方,變成讓遊客有機會學習野生動物如何適應複雜生態體系的地方。本章下面所討論的生態旅遊,有許多都屬於這一類型的體驗。

上述自然觀光的四種類型,有可能出現明顯的衝突。生活在當地自然環境中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邊陲地帶,因此,他們腦中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如何存活下來。但是遊客與旅遊經驗的傳遞者,可能想要把該地轉換成得以提供環境教育的保護區,或是變成懷舊之旅的一塊基地,讓人走進「消失」的自然遺產。針對這點,我想起曾和一位哥斯大黎加人類學家聊過哥斯大黎加壯麗的國家公園。他指出許多哥斯大黎加的鄉下人無法像外國遊客那樣,看出這些公園的重要性。他們還是抱持「邊疆」的心態,把雨林視為危險之地,危及他們從土地謀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們跟叢林非常接近,因此無法有任何懷舊之情。如果要爭取當地人支持保存村子裡的雨林,不但需要提供其他謀生管道,也要試著說服他們改變先入為主的文化觀點,不要再把雨林視為不易親近、不安全且只能征服的地方。

自然旅遊可以關注人造的景點,例如公共花園或私人花園,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如詩如畫的景致,例如高山、瀑布或海邊。另一種自然旅遊則針對一大片盡可能保留自然狀態的土地,呈現出工業時代來臨之前、甚至是人類居住之前當地的棲息地。

大部分國家會劃設一塊土地保留下來,維持一種自然或是近乎自然的狀態。這些自然保護區在許多地方,都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雖然,觀光的過度使用,有可能造成保護區惡化,但是許多支持者還是認為觀光是個好方法,可以吸引人們關注自然區域,避免自然環境受到更具破壞性的侵佔方式,有時候還可以提供未來進一步保護工作的基金。

自然觀光有時候也會把當地的原住民文化當作其中一部分。布魯納與基爾尚布拉特(Bruner and Kirshenblatt-Gimblett 1995)提到懷舊觀光的一個例子,自然在裡頭的作用是複製西方觀光客與東非馬賽(Maasai)部落之間真實或想像出來的殖民關係。馬賽人在前殖民地的牧場上舉辦戶外派對,表演他們的傳統文化。從作者的角度,那重現了「有教養的英國觀眾」(genteel British)與「野蠻/田園的」馬賽人之間的關係。這是英國牧場主人精心策劃用以吸引遊客的一場表演。

有些人反對自然觀光,他們覺得這會威脅到野生動植物,尤其是瀕臨絕跡的品種,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好幾個例子。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倫塔波爾國家公園(Ranthamhor National Park)裡瀕臨絕種的老虎,在國家公園建立後,數量比原先成長了三倍。而在盧安達,研究人員與動物權倡議者最初反對把大猩猩的保護區開放觀光,但後來,他們規劃了三個大猩猩「社區」,一個供研究之用,一個盡可能保留原始狀態,最後一個則是供觀光參觀使用。幾年後,遊客參觀的那一區大猩猩,在三群裡頭最健康。在許多地方,圍繞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而發展的觀光,有助於減少非法盜獵,雖然其他地方的盜獵實際上增加了。這有可能是因為當地人更加貧窮,或是為了供應國際市場對於動物特定部位的需求,例如象牙、虎鞭與熊膽。

自然觀光的一大問題是要有必要的基礎建設,讓遊客可以走訪自然區域。庫納族(Kuna Indians)最初在巴拿馬東岸的保護區發展自然觀光失敗了,因為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要進到當地實在難如登天。問題的另一面則是,一旦有了道路與住宿設施,就要思考如何控制遊客過於密集的問題。以美國為例,這已變成重大問題,因為國家公園與森林是當地熱門的觀光景點。由於社會大眾認為這些區域屬於公共財產,因此很難禁止他們進入。控制遊客密集程度的方法有兩個:(1)關閉公園或公園內部的區域一段時間,讓公園可以「休養生息」;(2)把一些保護區指定為「野生區域」,不興建馬路與任何設施,只允許健行的人或背包客進入。有一些熱門的公園,例如美國大峽谷,公園的管理人員已經想出一些辦法控制熱門景點的車流量,像是限制汽車進入,然後提供大眾接駁。由於汽車觀光的出現與美國許多國家公園早期的發展關係密切,因此這種新作法充滿爭議。 ▶▶ 閱讀更多 厄夫.錢伯斯 《觀光人類學》

 
當「洗腦」統治了我們/思想控制的本質是欺騙
文、圖節錄自遠流出版
圖/遠流出版提供
洗腦的本質──欺騙暢銷書作家【岡田尊司】說:「現代社會的結構是『便於欺騙也容易上當』。」我們正處於一個「洗腦社會」,日常生活中「洗腦」無所不在──它可以用於潛能開發、自我成長、戒除惡習、自我暗示療法,也可以拿來操控輿論、吸金、恐攻、騙選票、奴役勞工。

內容簡介:難道是我們奴性太重嗎?會上當受騙的只有「傻子」而已嗎?不!父母的親情綑綁、伴侶的情緒勒索、教育的思想灌輸、企業的血汗奴役、商人的推銷手法、媒體的帶風向……都充斥著洗腦的要素。洗腦的本質是「欺騙」,這樣的欺瞞卻包裹在「榮譽」「團體壓力」「自我認同」「渴望被愛」等各種糖衣之下,洗腦方甚至偽裝成「夥伴」或「好心人」,給予你「忠告」,其實是變相的控制。

作者介紹:岡田尊司(Takashi Okada) ,東京大學文學院哲學系中輟,京都大學醫學院學士、醫學博士,於京都大學研究所高級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與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曾經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與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搶先試閱:〈思想控制的本質是欺騙〉

思想控制是透過影響人類的思考或情感,控制對方言聽計從。重要特徵是必定存在「控制方」與「受控方」,兩者的關係稱不上平等。控制方利用受控方的信賴,進行經濟、心理的壓榨,並藉由受控方的犧牲獲得利益。

在社會日益擴張、人際關係益發匿名化的情況下,假消息越容易隱瞞真相,接近不特定多數人時,也不用擔心前科或黑暗的經歷遭人發現。就算過去人人皆知的惡行,無人理睬,到了這個時代也能憑藉外表、捏造的事實、充滿自信的話術騙取他人的信賴。

一般為人所知的思想控制是獨裁者、邪教領袖等上位者控制部下、成員的心理層面,或情報機關指揮遭到洗腦的調查員。其實從欺騙消費者的推銷行為、專橫自私的上司逼迫下屬聽命行事、丈夫向妻子施暴,都屬於近在咫尺的思想控制。

有一句俗話:「控制是一種癮。」控制會帶來令人上癮的快樂。無法抗拒這種樂趣的誘惑,便會沉迷於逼迫可以操控的對象言聽計從。

這些控制他人心理的人,基本上都是自戀型人格。獨裁者和邪教領袖古怪的個性與兒戲般的行為,也都是源自幼稚淺薄的自戀型人格,與虛張聲勢、逞強稱能、毫不在乎的欺負弱者的幼稚行為相通。過往許多專家指出,領袖魅力來自近乎傲慢的自信與毫不動搖的信心。

相信各位已發現這些共通點不僅出現在邪教領袖上,也能在瘋狂的政治領袖身上一探究竟。

容易受到思想控制的主因──々現在與過去的壓力、糾葛

然而人不見得時時都會受到思想控制,不少例子是平常絕不可能遭受思想控制,卻不知為何掉入陷阱。不僅如此,承受壓力或不得志的人容易產生不滿、糾葛、憤怒等負面情緒。當事人可能把這些情緒藏在心裡,表面上看不出來,或者根本沒有自覺。然而只要出現這些情緒,便容易受到思想控制。

美國記者愛德華.杭特(Edward Hunt)出版論述洗腦的名著,書中便指出這項事實:洗腦方察覺鎖定的目標懷抱不滿、怒意、罪惡感、挫折感等糾葛,便加以煽動和擴大。原本只是埋藏在心中的失意與不滿等模糊不清的情緒,在教唆之下轉換為激烈的恨意。

另一種早期的思想控制手法是「假裝」。最早指出假裝的重要性的是《君王論》(The Prince)作者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馬基維利表示君主不需要具備真正的信義與誠實,重點是假裝具備這些特質,並讓對方相信。假裝成最值得信任的對象,贏取信任,之後誘導對方聽命行事就簡單得多。這些都是不分時代的常用手段。

如同前文所述,假裝的能力是社會化大腦的基礎。社會化大腦又稱為馬基維利智能。馬基維利智能優秀的人藉由巧妙的假裝行為,獲得對方信任,逐漸影響其思考與行動。

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者傑克.維儂(Jack Vernon),曾用膠囊艙進行一項實驗。他讓受試者挑選聆聽三十分鐘關於基督教的無趣錄音帶,或者持續播放內容引人入勝的回教相關錄音帶。大多數的受試者都選擇後者。等到走出膠囊艙時,他們都對回教抱持好感。

實驗結果代表人類的大腦需要適量的刺激,方能正常運作。刺激可以換成資訊,資訊量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大腦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因此處於接收資訊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大腦會吸收所有接收到的資訊,就算是原本難以接受的信念,也會放棄抵抗,自動吸收。新的信念徹底滲透至心靈深處,甚至顛覆原本的想法,這正是洗腦的原理。

洗腦還可以利用並剝奪資訊或感覺完全相反的原理,也就是持續刺激和給予過多資訊。大腦不斷接受過多資訊,會逐漸失去自我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就算剛開始強烈反抗,反抗程度也會隨著持續接收相同訊息而日漸下降。當資訊過量,大腦漸漸無法判斷是對是錯,轉為被動接受。現代人處於孤獨是理所當然的環境,又日日夜夜接受來自媒體的大量訊息,等於同時面對感覺剝奪和資訊過剩的危險。

閾下刺激

思想控制史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發現「閾下刺激」(subliminal stimuli)與發展出活用的手法。一九五七年一名名為維凱里(James McDonald Vicary)的市調專家召集五十名記者,舉辦盛大的記者會,播放混入閾下刺激影像的電影,同時公布閾下刺激的效果。維凱里的實驗是在電影《郊遊》中混入瞬間出現「吃爆米花」與「喝可樂」等命令句,並調查觀眾看到字句所受到的影響。爆米花和可樂的營業額分別因此成長了五七.七%和一八.一%。他是第一個以「閾下」一詞說明這種手法的人。

閾下刺激無法主動感知,能避開理性的檢視,直接訴諸本能的欲望。維凱里宣布研究結果的時間可說是正逢其時,民眾因此普遍認知利用影像媒體的思想控制,閾下刺激也成為眾所皆知的名詞。

利用閾下刺激的方法有兩點嶄新變革:第一點是不容易被發現;第二點是能同時影響多人。這可說是新的思想控制手法。

明顯使用閾下刺激的手法,日後激發社會大眾提高戒心,同時也成為管制的對象。然而使用更為溫和的方式,結合閾下刺激與暗示效果以影響潛意識的手法,直到現在依舊廣泛運用。普通的廣告是連結推銷的商品與正面積極的形象,反覆播放;至於選舉時攻擊敵對候選人的負面競選,則是播放令人不快的邪惡影像與音樂,連結敵對候選人與負面形象,不需要直接開口宣傳敵對候選人是邪惡人物,單單連結負面形象便能強烈影響選民,在腦中留下邪惡的印象。

在這個時代,無名小卒也能和擁有龐大資本的大企業一樣散布情報、進行政治宣傳。現在散布的資訊量多如繁星,政府當局已無法像過往管理電影和電視節目一樣,規範閾下刺激。各類新興宗教團體與危險的政治團體正利用隱藏真實身分的網站,偽裝成提供好處與資訊的善意他人,騙取信任,引導對方深入組織。

現代人暴露在大量資訊下卻又孤單一人,原以為是基於自主意識點選網路資訊,卻不自覺的習慣依賴網路,思想與行動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影響。這種情況逐漸成為日常的光景。

重新整理思想控制的原理可以發現,問題不在於思想控制的技法,而是人性的弱點與人生課題。當社會與個人的關係或人際關係瓦解時,這些弱點與課題會更加嚴重,成為切身問題。對於承受壓力、心靈受傷、渴望普世價值與愛情的孤獨現代人而言,唯一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認識這些陷阱與危險,提升免疫力。 ▶▶ 閱讀更多 岡田尊司《當「洗腦」統治了我們》

 
是誰出的題目這麼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文、圖節錄自平安文化
圖/平安文化提供
人生的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確定,接受當初的不聰明,容許選錯,並且接受選錯,才能更接近我們想要的幸福!

內容簡介:既然人生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到處都是「正確答案」,就意味著取捨,也意味著冒險。相比那些人生的「巔峰時刻」,狼狽、犯錯、愚蠢更讓我們清醒和自知。因此在這本書裡,她要與我們分享關於職場、婚姻、親子和自我管理的體悟,也告訴我們:雖然人生的題目會一直這麼難,但只要我們勇敢做出選擇,幸福的答案就在自己手裡!

作者介紹:邱天 ,華頓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擔任麥肯錫諮詢顧問七年,以及網路業營運管理工作五年。身爲職場媽媽,她透過微信公衆號「清醒貪心記」分享職場經驗和生活體會。她認爲一般人焦慮的來源在於「貪心」,想要更多,想要更快,想要捷徑,而達成願望的途徑則在於保持「清醒」,在於「選擇」,藉由方法論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管理我們的人生。

搶先試閱:〈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十八歲那年,我懵懵懂懂地選擇了經濟學專業,一學七載,直到北大碩士畢業。我曾經以為「經濟學」是研究金錢的學科,後來才發現它其實是一門關於「規則與人性」的科學。金錢,只是遊戲的一種分數,比起「美貌」、「快樂」、「成功」之類,貨幣更容易被度量而已。

在經濟學中,人所追求的被定義為「效用」,可能指金錢,也可能指快樂、夢想、成就感等。而經濟學科,就是研究在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下,個人、企業、國家等各類主體如何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過程。

隨後十多年裡,當我開始面對更多重大選擇、思考人生意義時,也許因為早年的經濟學訓練,我很快地意識到,人生是一道資源配置的選擇題── 當擁有稟賦(資源、天分、財富、時間、品格、意志等)時,我們如何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這一道道選擇題就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01

經濟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場景,用來解釋經濟學研究什麼問題:假設魯賓遜漂流到孤島,他手上有糧食,他的問題是,糧食並不是無窮無盡的,他只有那麼多。他該怎麼辦?就像我們只有那麼多時間,生命只有這樣的長度,我們該怎麼度過這些光陰。

資源是稀缺的,更複雜的是,資源並不是只有一個用途。如果這些糧食只有一個用途,就是被吃掉,那麼要解決的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即如何讓同樣的糧食生產出更多糧食。如果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個用途,例如掃地,那麼人生就會成為一個效率問題,即如何盡快清掃乾淨更大面積的地。然而魯賓遜可以選擇把一部分糧食吃掉,一部分種植下去,換成明年更多的糧食;他也可以選擇一部分用來餵雞,這樣有雞蛋和雞肉吃等等。就像我們的人生,時光可以用來讀書、工作、照顧家庭、娛樂休閒;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職業,與不同的人戀愛;我們可以在不同活動上選擇分配不同比例的時間與精力,也可以選擇在生命的某個時間點做或者不做些什麼。

因為變量複雜,因為不確定性,因為我們的感受會改變,因為資訊不對稱,這些決策沿途還會一直改變。所以你看,人生是一道道選擇題。在我們有限的「所有」中,在大量的不確定性中,去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自我。

02

三十六歲時,我從麥肯錫顧問轉行做起了網路行業的行銷和營運。這個角色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讓產品長大」,讓更多人喜歡、使用,並為之付出。

我開始學習這個領域究竟要怎樣達成目標,我很快發現,它包括一系列工具與方式。做為網路用戶,我們對這些做法並不陌生:可能是投放一個廣告,讓我們看到、喜歡、點擊;可能是發送一個紅包,讓我們覺得心動,並願意為之嘗試新品;可能是一個等級,像航空與酒店的金卡,讓我們願意忠誠地使用,積攢更多里程,換取免費的行程和貴賓特權;也可能是一場大促打折,像「雙十一」般轟轟烈烈,吸引我們圍觀並參與一場盛世狂歡,然後「剁手」。

每種手段與方法都可以精益求精、持續優化。例如,廣告怎麼更有效、會員等級設計如何更科學合理,其中都有無數的技術與經驗需要學習與摸索。但是,一個行銷總監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並不是怎麼把每一個具體的手段做到極致,而是「我在何時應該投入多少資源來做何事」。當我就這麼多預算、時間、人力時,我應該發紅包還是打折?應該拚命燒錢作增長,還是穩扎穩打作贏利?應該注重新用戶獲取,還是提升老用戶留存?

在行銷層面,我們將這種資源分配稱為策略;在公司發展層面,我們稱為戰略。而站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戰略的制定者與執行者,都是這幕演出的主角、導演與製片人,都是這個生命、事業與家庭的CEO(執行長),我們面對的正是這樣一道道選擇題。

03

二○一八年,我再次搬家。長大成人,離開學校宿舍和父母家之後,我在八、九個地方各住過半年以上。我也一直住著中等水準的房子,既不是太豪華,也不是太簡陋。我背著自己不肯隨遇而安的小靈魂,每到一個地方,都希望讓自己舒適愉快,也試圖通過裝修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間。依照當時的預算和偏好,我認真地選擇過牆漆的顏色、窗簾的花紋、家具的質地、燈具的樣式。在網路時代,你想要的一切元素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並下單。

然而幾經實踐,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並不是買到一張好看的書桌,或是鋪上好看的地毯。一個住宅最終你是否喜歡,依然是有限資源下的選擇題。

第一個考慮的因素,是你選擇想要什麼樣的家,不管你是否請得起全世界最好的設計師。「好」是無窮無盡的,「美」是多種多樣的。

再頂尖的設計師,若是不瞭解你的需求,也很難盡如人意。他也許做出了一個極簡風格的空間,空空蕩蕩,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你想要的,卻是一個溫暖隨意的空間,孩子和老人可以不用感到進了高級餐廳那樣拘束。

第二個考慮的因素,是在手機螢幕上觸手可及的來自全球的美好單品,該如何組合在一起。即使你買得起全世界最昂貴的家具,將它們放在一起,也未必協調。

第三個考慮的因素,是當預算和時間都有限時,你怎麼運用這些資源。當時間有限時,是委託外包,是找父母或先生來監工,還是乾脆改日再搬家?是這段時間咬咬牙拚了,天天熬夜也要親力親為,還是馬馬虎虎先搬進去再試圖改進?

生活,並不是一道只求最多、最好、最快的技術題,它依然是一道魯賓遜孤島的選擇題,即你該要什麼,你該作出怎樣的選擇。

04

曾經,大考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它最輕鬆之處在於,你不必作太多選擇。你只需單純練技術,拚命在指定範圍內提高成績即可。然而有一天,離開了考場,你遲早會發現,這個世界不再有唯一的終極目標。在一個安靜的夜晚,你可以選擇刷一部電影、飲一杯紅酒,在微醺中流下感動的淚水,發一條朋友圈,獲得一些人生的恣意;你也可以學習一門與職業相關的網路課程,提升自己的技能;你當然也可以選擇陪伴孩子,練琴或是玩耍,同樣又收穫美好。

你忽然有了無邊的自由。然而,這世間並沒有真正無邊的自由。小聚之時,不能陪伴孩子;看電影時,不能把一個棘手的工作問題再次思考打磨;加班時,又不能去健身房把健康生活進行到底。

當到處都是正確答案時,忽然就沒有了正確答案。

你是自己的CEO和魯賓遜。你大權在握、躊躇滿志,你又有多重目標、資源限制。你該怎麼辦?

05

面對這一道道選擇題,我常常陷入糾結。這糾結中蘊藏著貪心,我們想要更多、更多、更多,也正是這種貪心推動我們不斷向前。而所謂美好的人生,其實需要保持清醒。我們要懂得資源有限,要接受每種選擇必然有機會成本,要明白獲取資訊的成本、知識技能的邊界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等因素,會讓我們隨時遇到選擇錯誤的風險。

在一路做選擇題的過程中,我一直試圖尋找一個配方,一個可以幫助魯賓遜作出決策的公式。而這個幸福公式就是── 自知、自律、自省。

自知,是我們窮其一生需要補足的功課,是一切幸福的前提。從小,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去探索外部世界。我們必須背出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和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我們要大致明白波粒二象性的含義,或者院子裡有兩棵棗樹的潛臺詞。而我們自己是誰,我們想要什麼,似乎是觸手可及的答案:想要更美麗、更聰明、更健康、更快樂、更有趣、更有錢、更幸運……

然而,自我真的是一本打開的書,明明白白地攤在自己面前嗎?我想要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自律,就是當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能管得住自己去追求、去執行嗎?

少年時,我們常聽說一種論斷:「他(她)不過是用功。」似乎通過勤奮堅毅而取得的成就,只要想要,誰都可以擁有。長大後我們才明白,管得住自己,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它意味著能專注地學習,能克服其中的無聊與無趣,能在生澀與挫折中保持前行的動力,能在疲勞時不放棄。與所有的天賦和能力一樣,這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天賦和能力。

而自省,是因為上述一切都在動態過程中。人生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我到底想要什麼,這種想要也會發生改變;選擇如何達成目標,方式會不斷修正調整── 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當我們不斷接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斷能管得住自己時,我們才能更加接近幸福。

06

人生是一道又一道選擇題。這意味著,人生沒有標準的統一答案,它是在茫茫宇宙中設立的個人目標、釐清的資源條件,然後再進行持續地判斷、執行與改進。

我探索自知,練習自律,不斷自省,並希望終有一日,能成為一個作出正確選擇的人。

人世繁華,生命絢爛,我們終究只能活出自己的顏色。 ▶▶ 閱讀更多 邱天《是誰出的題目這麼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閱讀筆記
貓修羅/江湖在走,有貓沒有
林妏霜聯合報
《貓修羅》書影。(圖/木馬文化提供)
推薦書:楊佳嫻《貓修羅》(木馬文化出版)

網路上有過一部影片,完全複製與模擬了貓咪們時時日日做的那些行為模式,只是將演繹的動物主角換成在家人類。曾經跟上潮流地看了,突然明白了自己對人類情感的承受程度與對貓的差異。貓擬人,可愛至極;人擬貓,很不可以。

讀楊佳嫻《貓修羅》對動物與微物的體察,無論自覺關係是主僕、粉絲、寵伴或親屬,其實即是在讀「生而為人」與「生而為貓」,如何鑲嵌進彼此的生活節奏裡。在這樣由貓填寫的「愛憎表」中,有著貓對人的生命時差展示,貓所保有的原始系統。從這些共通語彙與默言之中,理解彼此「間隙」漸小的心路,甘願被束縛的經驗,以及那些透過各種無用小物作為討好的替代品,或因為對這些軟萌生命展現過度之愛的自我緩衝。在同一塊領地裡一起學習,有以貓為重心的移轉,也有為了貓不在乎是否符合效益的,看似消極的自由——以前必成問題的,現在都不成問題了。

兼為學者與創作者的楊佳嫻,愛屋及烏,愛貓及毛,《貓修羅》裡多以小品小節的短文字,表面嫌棄,其實幾近美言,摻雜黠智與詼諧,亦聯繫了中西文學的寫作者其筆下貓之象徵與姿態。寫盡了貓族的施捨或施虐,吃食與便溺。成住壞空,春夏秋冬的各種小劫,或有了新解:絕育、圈地、破壞、碗空。借用楊寫「貓即吾輩」的用語,對吾輩來說,貓是火焰,就算是業火。

雖然作者總與貓同款傲嬌地描繪了她性情各不相同,各有執拗的兩隻貓,如何將人類家屋時而變成修羅場,時而變成遊樂園。加以由李政曄所拍攝其愛貓:虎斑「晚輩」與黑白「奧都」的多面寫真,因為信任的緣故,捕捉到自在舒展,偶爾崩壞的模樣,十分豐盈。但《貓修羅》不只是一份養貓者的告白:「我的世界從此分為有貓和無貓,無貓的地方索然無味。」也是這三五年間,一個人類因貓身貓心的進駐陪伴,而起的人心人情的變化遷移。

楊佳嫻在書中寫,想聽楊牧朗誦詩作〈貓住在開滿荼蘼花的巷子裡〉。此書前與末皆有詩〈貓毛情歌〉、〈獻給貓的排水孔之歌〉,證成此書也在那「貓貓文學」與「貓貓哲學」的行列了。 ▶▶ 閱讀更多 楊佳嫻《貓修羅》

 
email 好用字學起來
最近有一個學生問,怎麼寫email更"positive"。寫作中傳達正能量方法當然很多,今天來談一個簡單的小字if,如催人期限內回覆,改用「if」更有好感!

是機場 也是美術館
孟買國際機場每年吞吐五千萬人次旅客,是印度最大的機場,但你也可以說它是印度最大的美術館。在第二航站,共有多達五千多件印度藝術品與手工藝品展出。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