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所得分配惡化?低薪族減 高薪族增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0/11/27 第50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所得分配惡化?低薪族減 高薪族增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低薪改善了嗎?主計總處昨天公布二○二○人力運用調查,五月全時受雇者經常性收入(不含非經常性獎金、紅利等收入)平均四萬○四三九元,年增二七三元,其中薪資未滿三萬元有二三七點一萬人,較去年減少二十七萬人,比率降至百分之廿七點○四,年減三點一三個百分點,五萬元以上人數增至一八四點一萬人,較去年增加三萬人、○點三個百分點。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低薪的人數變少,高薪族變多,的確表示低薪情形改善了。不過他說,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傳產業很慘,資通訊及科技業反而業績暴增,也可能是高薪族變多的原因。但是否如國際研究發現,疫情造成所得分配惡化,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他說,國外也有研究今年疫情讓所得分配惡化更嚴重,因為企業可能刪減非核心業務,但保留核心業務,則低階工作不見了,但可以居家遠距工作繼續維持,則會造成低階勞工所得下降,拉大所得差距。

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結果顯示,本年五月全體受雇者(含部分工時者)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為三萬九五○四元,年增三一三元或百分之○點八,其中,全時受雇者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平均為四萬○四三九元,年增二七三元或百分之○點六八。

主計總處表示,薪資未滿三萬的人,從九九年五月的三二八點七萬人遞減至二三七點一萬人,占比也由百分之四十二點五三續降至百分之二十七點○四,近十年減少十五點四九個百分點。

 
用電大戶條款明年上路 恐買不到綠電
記者鍾泓良、葉卉軒、簡永祥/台北聯合報
「用電大戶條款」今年四月預告期滿,何時上路遲未定案,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赴立院經委會答詢時表態,「用電大戶條款」將於明年元旦上路,契約容量五千瓩(kW)以上的用電大戶,五年內要完成百分之十的綠能設置量。

據經濟部掌握,包括石化、鋼鐵、半導體、電子等產業,將有五百多戶、三百多家企業的能源成本勢將增加。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受訪表示,用電大戶條款規範的不是企業用電量的百分之十,僅是契約容量的百分之十,建置綠電對企業尚不會帶來無法負擔的成本,但企業的問題恐在於「買不到」,許多企業廠房條件根本無法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只能向外購買綠電。

二○一九年中「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訂用電大戶須設置一定比例再生能源規定。根據經濟部能源局公布草案,契約容量達五千瓩以上用戶即為用電大戶。大戶業者需五年內完成設置百分之十綠電,也可以儲能、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繳納代金代替。該條款同時也設置「早鳥優惠」,若業者提早在三年、四年內完成建置,僅須建置百分之八、百分之九綠電。

用電大戶條款原定去年十一月上路,又傳出在今年農曆年前公告,最後因為疫情延宕明年元旦才拍板實施。立法委員蔡壁如昨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呼籲,將用電大戶名單攤在陽光下監督。王美花表示,與其對外公布名單,不如讓這些用電大戶配合法規比較重要。

台積電和日月光等大廠則表示,會遵循政府,採購綠電將會符合政策制定方針。半導體用電量最大的台積電已決定大舉購買綠電,並宣告二○三○年生產廠房採用綠電比重將達百分之二十五,非生產廠房全數採用綠電,二○五○年將全面使用再生能源。

 
幸福城市 30日揭曉
本報訊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舉辦的「2020幸福台灣─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將於下周一(30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同時將首度公布「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縣市首長將到場,分享幸福施政秘訣。

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新竹縣長楊文科、嘉義市長黃敏惠、台南市長黃偉哲、花蓮縣長徐榛蔚等人都將出席。

本活動的發布記者會,將於11月30日下午2時,於台北喜來登大飯店二樓瑞穗園(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2號)舉行。此次調查由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主辦,永慶房屋、台灣大、京元電、中華航空、大華建設、皇普建設協辦。

「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綜合了政府統計數據與民意調查結果,其中民調部分訪問了全台1.68萬名民眾,是全台規模最大、最深入地方、涵蓋面向最廣的幸福指數,深具指標意義。

各縣市首長有人上任了兩年、有人已上任六年,縣市幸福大調查可說是對各縣市執政團隊的施政成績單總體檢,有縣市幸福指數大幅進步,也有縣市是幸福常勝軍。此外,外界最關注的六都,因為擁有相對豐富的資源,執政團隊各自努力下,此次記者會將揭曉,誰最獲得民眾肯定。

經濟日報從2012年開始啟動這項調查,為了與時俱進,今年我們參考了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地區福祉指數」,這項指數是國際上調查城市幸福與否最常採用的指數,做了些許項目調整,調查更全面、周延,調查結果能更貼近各縣市民眾真正的幸福實況與感受。

藉由多面向的衡量地區福祉,不僅讓民眾更瞭解自己居住地區的狀況全貌,更有助於決策者依據各地區優缺點,精準建構不同的政策,對準民眾的需求來施政,為邁向幸福台灣共同努力。

 
推動綠電 政府要更勇敢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面對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及綠電決心,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及董事總經理許乃文皆表示讚許。然而,台灣政府並未宣誓加入「2050淨零碳排」目標,明年元旦發布的「用電大戶條款」綠電比率過低,讓許乃文認為台灣政府還是需要多一點勇氣。

侯奕愷表示,當初他們被吸引來台是因為台灣地理環境適合發展風電,台灣政府就離岸風電也有明確目標及方向,認為台灣是值得深耕的國家,因此三、四年前就把台灣當做CIP在亞洲發展離岸風電的基地,「如今證明當時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他也讚許今年因為新冠肺炎,許多國家都面臨停擺,但台灣疫情控制良好,相較於其他CIP在各國的辦公室,台灣辦公室幾乎未受到疫情衝擊。

然而,許乃文提到,南韓、中國大陸、日本皆宣布加入2050淨零碳排的決心,唯獨台灣至今未明確表態,著實有點可惜,她認為依照目前「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很難看出政府對於台灣企業規範強度以及台企對綠電需求,現階段也很難再找到第二個台積電,有大量收購綠電的需求。

依據用電大戶條款,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即為用電大戶,在台灣,適用對象有500多戶、300多家企業,包括半導體業、化工、石化等產業。大戶業者需在五年內建置10%綠電,且該條款設置「早鳥優惠」,若提早在三年、四年內完成建置,只須建置8%、9%綠電。

侯奕愷觀察到,台灣政府在區塊開發階段,一方面規範離岸風電國產化,一方面期待看到開發商「零元競價」,雖已有規範,但卻沒有同時創造更多的綠電使用需求;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夠嚴格要求並積極獎勵台灣企業落實使用綠電。

 
企業張羅再生能源 三管道
記者鍾泓良、林政鋒、陳書璿/台北經濟日報
用電大戶條款即將上路,企業皆緊鑼密鼓四處張羅綠電來源;官員分析,目前看來企業綠電來源管道大致有三種型態,包括直接向綠能業者簽署購電合約、自行建置綠電,以及購買綠電憑證。

其中,綠電布局又以護國神山台積電最為積極,今年7月就宣布向沃旭能源承購未來20年沃旭在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和西北離岸風場,合計920MW(百萬瓦)裝置容量的發電量,是目前全球再生能源業,迄今簽署規模最大的購售電合約。

除了台積電,國內面板、水泥、造紙等產業也積極搶攻綠電;鋼鐵、塑化等業者也表態已準備好了。中鋼昨(26)日表示,自行發展太陽能以及離岸風電,綠電足以自給自足,電爐大廠豐興積極洽談購買綠電憑證,以符合法令規範。

台泥集團多年前已跨足多項光電、風電案,包括去年底在彰濱線西廠區完成12.1MW的光電加上7.2MW風電,打造全台首座大型「風光共存」的再生能源電廠,接下來也將在台東紅葉興建台灣第一個地熱發電廠。

友達光電過去投入太陽光電,2018年推出一站式服務,整合建置太陽能系統所需模組、零組件及智慧雲端監控平台。友達今年則與國內最大全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簽訂備忘錄,將積極建置太陽能電廠。

造紙大廠永豐餘則在綠電混戰中大打藍海策略,將造紙業所產生的廢棄物拿來發展沼氣發電,2019年已在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

無力建置綠電的廠商也可直接購買綠電憑證,經濟部標準局日前公布第二批綠電交易成果,購電企業包括大江生醫、台灣萊雅、台北101及博仲法律事務所六家廠商。

 
解開高教瓶頸 業界期待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院會昨(26)日通過創新條例,要解開目前高等教育體制的各項瓶頸;據悉,包括半導體界的台積電、聯發科,機械業的上銀科技、程泰機械等企業,都曾向有關單位表達產學合作設立「研究學院」 的需求。知情人士透露,半導體產業產值頻創新高,高階人才需才卻出現產學落差,業界向政府求援,故催生「創新條例」立法。故教育部以半導體產業為起點,首納「沙盒創新模式」精神,研議創新條例。

因少子化等因素,我國STEM領域博士班學生人數逐年下降,導致半導體產業產值屢創新高的同時,也出現高階人才缺口的隱憂。包括台積電、聯發科皆曾為此向政府反映面臨人才荒。

不過據了解,行政院與執政黨立委溝通時,立委認為條例不宜專屬於特定產業,要讓產學合作有更多可能性。經考量,我國求才若渴的重點產業不限於半導體,智慧機械、AI、金融等各產業也有此需求,故最終立法方向突破「半導體學院」的侷限,讓重點產業一起打破既有法規天花板,能更彈性地培養產業高階人才。

因此,條例的「沙盒」精神,讓「研究學院」能不受既有法規綑綁,如外加的招生名額不排擠既有名額;經費運用更為彈性,得高薪延攬大咖名師;教師聘用也能跳脫既有教授資格限制,可直接延攬產業現場的高端工程師等高級實作人才,進入研究學院授課。

 
國際財經要聞
捍衛國家資產 歐亞高築數據堡壘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企業看重大數據的價值,視為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各國也開始珍視小至住址、大到消費者習性的數位資料,甚至當成國家資產來捍衛。亞洲和歐洲對築起數據堡壘尤其積極,紛紛推動立法保衛境內數據不落外人田。

日經新聞報導,根據歐洲國際政經研究中心(ECIPE)和美國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的資料,全球已有八國實施「數據在地化」規定,要求境內蒐集的數據就地儲存,亞洲就占五國,包括中國、越南和印尼。這些措施的用意似乎是對外國科技公司設限,並扶植國內產業。

針對個資及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資訊,中國和越南都嚴格限制跨境傳輸。但批評者指出,這類規定不僅含糊不清,讓企業在遵行時備感吃力;這麼做也妨礙資訊自由流通,阻止這些資源充分發揮效益。科技公司擔心,高築這類數據堡壘,將窒礙創新。

最新攻防戰在印度開打。包含微軟、西門子等約30家公司9月聯名發表公開信,呼籲國會切勿制定法規,要求企業把個資和產業資料儲存在境內伺服器,並嚴格限制跨境傳輸。信上說:「我們擔心,法案中的若干條款將妨礙印度的經濟成長,並限縮在此地營運企業的創新能力。」

歐盟25日也提議立法建立一個涵蓋歐盟全區的數據市集,以利區內各國分享產業和政府資訊,前提是在主管當局監督下,依據歐洲標準保護這些數據。此舉凸顯歐盟希望加強掌控區內數據,以抵禦美國和中國大型公司的數位勢力入侵。

華爾街日報指出,歐洲長久來已嚴格限制當地個人資料的使用和輸出,但是把類似的保護從個資擴及產業與政府資料,卻是頭一遭。官員形容這是宣示「數據主權」。

此案涵蓋的資料包括公共行政資訊,例如健保紀錄或人口普查結果;以及專屬資料,像是藍圖、專利製程和市場研究等,已成網路駭客與竊賊垂涎的目標。

 
CRM軟體一哥 發動併購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最大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服務供應商Salesforce.com,正在洽談收購企業通訊平台Slack,最快可能下周敲定協議。如果談成,將是Salesforce歷來最大手筆的併購案,也將強化辦公室軟體市場挑戰微軟的實力。

彭博資訊、華爾街日報及CNBC等媒體報導,Salesforce與Slack已商談合併一段時間,最快可望在Salesforce下周二(12月1日)公布第3季財報前,達成協議。目前還不清楚這樁交易的價碼,但消息傳出後,Slack股價25日收盤大漲37.6%,市值為232億美元,Salesforce股價則收跌5.4%。

若Salesforce收購Slack,將名列業界數一數二大的軟體併購交易,也將增強Salesforce挑戰微軟的籌碼。微軟最近力推行動裝置應用程式Teams,提供與Slack相似的功能。微軟也與Salesforce在顧客追蹤軟體上拚搏。

 
比特幣崩 一天跌掉2,000美元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比特幣與其他數位貨幣26日盤中重挫,比特幣更在一天之內崩跌逾2,000美元,接連跌破18,000與17,000美元等兩個整數關卡,對近來市場瀰漫的比特幣熱情大澆冷水,也引發投資人質疑加密貨幣近來的飆漲走勢能否延續。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比特幣26日盤中急挫1,609.4美元(跌幅8.5%),報17,271.29美元,跌勢最深時曾重挫2,537.88美元(跌幅13.4%),跌抵16,342.81美元。Coindesk的報價則顯示,比特幣26日盤中跌10.2%至17,256.49美元。

其他加密貨幣也重挫。根據路透,規模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eum)一度跌約13%,第三大的瑞波幣(Ripple)重挫逾20%,萊特幣與比特幣現金也都跌逾10%。

比特幣今年來已飆漲約140%,一度逼近歷史新高的19.666美元,主要因為風險資產需求暴增,且比特幣被認為能對通膨避險,以及這種加密貨幣將贏得主流採用。

交易員認為,比特幣價格會突然崩跌,是因為投資人在比特幣逼近歷史價位之際,結清一些高度槓桿的部位,以及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執行長阿姆斯壯(Brian Armstrong)在推特發文,表達對美國當局可能加強監管加密貨幣的憂慮。

比特幣近來獲得華爾街基金經理人的支持,但近來的漲勢看來已過熱,而當前的暴跌之勢,也勢將加劇市場對於比特幣用於分散投資組合的價值。質疑比特幣的市場人士認為,比特幣的劇烈波動已是惡名昭彰,如今可能重演三年前比特幣價格泡沫突然破滅的情境。

不過,加密貨幣交易所Luno的事業開發部門主管艾雅爾(Vijay Ayyar)表示,當前情勢是比特幣被過度超買,邁向修正,這種走勢很尋常。香港電子交易平台OSL全球交易部門主管雷貝格利亞指出,比特幣在經過大漲時期後,短線回檔修正很正常,交易員會先獲利了結,在價格波動平緩後,中長線看多指標仍將發揮作用。

彭博資訊分析師認為,比特幣正在測試14日移動均線的17,720美元重要價位,若收盤跌破,下個觀察點為50日移動均線的14,425美元,基於許多投資人都關注自己比特幣部位的獲利情況,如果也跌破這個價位,可能廣泛衝擊整體市場信心。

 
美元看貶 2021匯市主旋律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美元指數本周跌至逾兩年新低,投資人與分析師認為,從景氣循環與結構性因素來看,明年美元的貶勢已確立,問題似乎只剩下美元會貶多深、下跌速度有多快。投資人也已為美元貶值展開布局。

對美元走勢的共識是基於一個大假設:未來幾個月新冠疫情會獲得改善,促使投資人撤離這個相對安全的資產,轉而投資股票、債券及美國以外的貨幣。DXY美元指數26日盤中小幅升值0.1%,報92.102,仍接近2018年來低點,並已從3月20日的高點回跌約10%。

其他機構對美元後市的預測各有不同,差別只在於跌多深。例如,花旗集團的策略師日前預測,明年美元可能再跌20%,高盛分析師認為未來12個月會跌6%,ING分析師預期跌幅多達10%。 瑞銀預測,中長期歐元、英鎊、瑞郎及澳幣兌美元都會升值,其中歐元兌美元在明年底前將升至1.20-1.25美元間。摩根大通也看好歐元。

瑞銀偏愛高收益率的亞洲貨幣,例如印度盧比和印尼盾,以及對景氣循環敏感的星元和人民幣。低收益的新台幣則是瑞銀最不喜歡的亞洲貨幣。ING建議的首選交易包括:買韓元、捷克克朗及哥倫比亞披索兌美元,俄國盧布兌南非蘭德,以及人民幣兌印度盧比。

瑞士信貸認為,由於美元貶值,明年將是人民幣等新興貨幣的豐收年,預估人民幣匯價明年底前將升至人民幣6.32元,並將推升韓元等亞洲貨幣。

高盛的多元資產策略師穆勒─葛利斯曼說, 美元似乎被高估了,美股上漲、利率跟不上通膨,以及全球成長復甦等因素,都將對美元構成壓力。

不過,看空美元的投資人仍須考慮其他風險,包括避險氛圍捲土重來、或是美國經濟復甦比預期更快、美聯準會利率正常化的談話,以及美國公債殖利率回升。預測美元持續走貶的另一風險是各國無法克服疫情,富達國際的全球總體經濟與策略資產配置主管阿梅德說,投資人低估了民眾拒絕接種疫苗的風險。

 
疫情衝擊 日本成田機場民營化後首見虧損
東京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位於日本千葉縣的成田國際機場受疫情衝擊,起降航班銳減,出現自2004年民營化以來、前2季決算首度赤字,預估2020年度虧損將高達783億日圓(約新台幣214億元)。

日本共同社、日本電視台(Nippon TV)報導,成田國際機場公司(NAA)今天公布,2020年度前2季(4月1日到9月30日)決算出現424億日圓赤字,是2004年民營化以來,首度在前2季決算出現赤字;去年同期為183億日圓盈餘。

今年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日本政府嚴格管制邊境,導致成田機場等起降航班大幅減少,研判是虧損主因。

成田國際機場公司表示,2020年度前2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73.8%,金額為332億日圓,是2004年以來最低水準。預估到2021年3月底的全年度業績,營收將較去年度減少71.2%,金額為683億日圓,出現783億日圓赤字;2019年度淨利為盈餘244億日圓。

 
疫苗研發利多延續 亞股普遍上漲
香港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亞洲股市今天普遍上揚,延續本月疫苗利多推動的股市上漲,但投資人仍謹慎行事,關注迫使各國政府實施遏制措施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疫情。

法新社報導,至少有3支疫苗準備問世,有望在幾週內推出,股市對2021年整體情緒樂觀,但美國新一批數據突顯出疫情的立即衝擊,以及經濟復甦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此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新政策會議紀錄警告,在沒有新振興方案情況下,國內的復甦將更加艱難。

官方數據顯示,美國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已連續兩週增加,因為新增感染及死亡病例急劇攀升,對商業造成衝擊,導致紐約及洛杉磯等若干大城關閉酒吧及餐廳。

上述數據向投資人展示現實情況。過去幾週以來,疫苗佳音及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勝出,致使股市買盤熱絡。

東京股市日經225指數上漲0.9%,收26537.31點;香港恆生指數上揚0.6%,收26819.45點;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收漲0.2%,收3369.73點。

首爾股市上漲0.9%,台北股市上揚0.8%,雅加達股市揚升1.4%、曼谷股市上漲1.3%,但雪梨股市下跌0.7%,新加坡股市下挫0.4%,馬尼拉股市挫跌1.1%、威靈頓股市下跌0.5%。

 
要聞
台幣 明年可能挺進28元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報導,新台幣匯率表現今年1-10月在亞洲主要貨幣表現名列第二,但最近一個月新台幣匯率在28.5元的重要心理關卡前,近乎停滯。一些分析師認為,台灣央行多方面管控新台幣匯率的工具已捉襟見肘,新台幣明年可能升破「彭淮南防線」。

1美元兌新台幣28.5元的匯價,被市場人士稱為「彭淮南防線」,因為這位前央行總裁在任20年期間,對強勢新台幣都保持謹慎,新台幣匯價曾在2011年升到28.476元,至今不曾升破這個水準。昨日新台幣午盤一度大升3.1角,一度升至28.506元,終場在央行調節下,收盤28.811元。

彭博資訊指出,台灣央行下半年不斷加快控匯步伐,包括真槍實彈進場調節、勸導交易方減少美元賣單、控制各類涉及炒匯嫌疑的交易;央行上周日更證實已向金管會提出壽險相關政策建議,以期增加美元需求。

分析師說,市場上美元買盤極度缺乏,央行陷入只能透過公股銀行孤軍買匯的窘境,政策子彈可能所剩不多;一些分析師認為,明年新台幣匯價可望升向28元。

 
投信發行海外基金 留意稅事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基金投資在國內十分風行,不過投信業者若推出投資海外股票獲利的基金產品,就要留意適用租稅協定相關規定的變化,台北國稅局表示,為減輕受託業者負擔,業者若能滿足一定要件,可向稅局申請統整核發我國受益人居住者占比證明,不必逐一向受益人索取居住者證明。

官員表示,國內業者提出的基金商品非常多元,民眾也熱愛投資基金,因此信託基金通常受益人眾多,如果有投資海外股票獲利,要申請適用租稅協定,就須符合一定的程序。

在租稅協定國進行投資,通常股利所得很有機會享受到租稅協定的減免,官員表示,但不論受託業者是證券公司或投信公司,其實都不算是海外基金投資的最終受益人,因而沒有資格向他國申請租稅協定優惠。

實際上的受益人是投資客大眾,官員表示,若依稅法舊有規定,受託業者必須逐一取得基金受益人在台灣的居住者證明,業者不僅面臨授權困難,準備名冊也很耗時。

官員表示,為協助受託業者順利申請適用租稅協定優惠稅率,財政部已經在2018年提出函釋,簡化受託業者應完成的程序。

首先受託業者在與投資人簽訂信託契約時,要在契約上載明「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共同信託基金)得為受益人之權益,由經理公司(受託人)代為處理本基金投資所得相關稅務事宜」,藉此取得代為申辦居住者證明的授權。

取得授權後,相關程序便輕鬆許多,官員表示,受託業者只要提供基金投資人名冊,便可向國稅局申請「我國居住者之受益人持有受益權單位數占該基金發行受益權單位總數比例」,以此證明到海外租稅協定國,申請適用股利所得優惠,以增加信託基金的投資報酬率。

 
房市熱 國銀不動產逾放比續降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房市交易熱絡,不動產逾放比率持續走低,金管會昨(26)日公布最新不動產放款逾放比率,到9月底止,房貸逾放比率0.14%、建築貸款逾放比率0.11%,均低於去年同期,顯示不動產放款品質持續穩健。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童政彰表示,今年9月底止,購置住宅貸款逾放金額109億元,逾放比率0.14%。

逾放低於去年底的120億元、0.16%,跟去年同期142億元、0.2%相比,也明顯下降。

疫情衝擊部分企業放無薪假,但因政府推出各種紓困貸款,以房貸為例,金管會在2月推出個人貸款紓困措施,包括房貸在內,本金及利息都可緩繳,就不會產生逾放。

而全球紛紛降息的低利率情況下,房市也轉趨熱絡,都使得房貸逾放比率持續下降。

建築貸款方面,今年9月底止,建築貸款逾放金額30億元,逾放比0.11%,高於去年底21億元、0.09%。但若跟去年同期32.37億元、0.14%相比,則明顯下降。

銀行業者表示,建築貸款逾放比率的波動比較大,只要碰到一家建商財務有問題,逾放比率就會上升;而年底銀行通常會積極打銷呆帳,因此年底的逾放金額都會比較低。

官員表示,同樣受惠政府推出的紓困貸款措施,建築貸款逾放比率也下降,這顯示,銀行配合紓困措施,不但可協助企業及個人度過疫情衝擊難關,銀行資產品質也可維持,不致惡化。

整體來看,不動產放款逾放比率續降,童政彰表示,主要是逾放金額低,加上不動產放款金額增加,目前不動產放款資產品質持續穩健,金管會將持續觀察資產品質變化。

根據金管會資料,不動產貸款餘額仍持續成長,在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方面,今年9月底有7兆7,892億元,均去年同期增加7.4%。

 
中華車經銷實力強 要通吃客層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華車是國內非常早投入充電站的二輪機車業者,會大膽在此時選擇結盟Gogoro,並採用充電、換電雙軌並進,主要著眼公司的銷售團隊及經銷實力,希望能讓消費者一站購足。

中華車eMOVING投入電動機車多年,已是台灣最早發展電動機車的業者,最早從充電式電動機車開始,近年並自行設立換電站,卻在此時宣布與Gogoro合作,將使用Gogoro的換電站,引發市場好奇過去中華車在換電站布建是不是要放棄?

依據中華車的說法是,提供消費者不同的選項,無論是使用充電方式,或是使用Gogoro的換電方式,涵蓋目前市場上所有的能源方式,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

市場人士分析,中華車的銷售系統競爭力極強,儘管目前市場上,有些消費者習慣於在自家充電、不必每個月花幾百元換電,但也有消費者不耐煩在家充電,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要求。然而中華車盤算的是若消費者上門購車,即可一站購足,不管是充電、換電,而且換電還有不同系統可選購,全力掌握所有客層。

 
華新董座親上第一線 澄清「對抗說」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新麗華(1605)董事長焦佑倫接受本報專訪時侃侃而談,面對外界推測東元是希望引進華新力抗寶佳,他無奈說,如果今天要幫東元撐腰,他會自己掏腰包助陣,不需要透過華新來幫東元;他還強調,如果真的要對抗寶佳,華新和東元換股直接換到持股25%就好了,何必只換8%。

焦佑倫說,寶佳集團資金實力雄厚,他如果想要增加持股輕而易舉,華新換股後僅持有東元8%,根本是以卵擊石,「我抗他(寶佳)做什麼?」

他並澄清,合作有很多種,會選擇換股,是華新和東元雙方對合作的誠意展現,因為雙方要發展智慧能源管理,沒有換股,東元怎麼敢輕易跟華新分享內部數據,華新也不敢拿出公司的knowhow給東元,如果只是單純簽備忘錄,經營團隊會綁手綁腳,這樣不如不要合作。

華新面臨產業大變革,尋找合作夥伴非常關鍵,這也是需要對股東負責的。

焦佑倫強調,寶佳團隊很專業,它看到了公司價值,但他不諱言這是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差異,寶佳對東元是財務投資,但華新和東元換股是策略投資,雙方攜手是要打造新的產業生態鏈,是一個共生概念,維護的是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利益,不僅止於股東權益。

他並向寶佳喊話希望三方共創最大利益。他認為在商業市場中,爭能得利,和也能得利,最好的結果是三方能夠和中取利。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