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九月底,外資持有A股規模首破人民幣兆元(約新台幣四點六兆元),滬港通、深港通已經成為外資增持A股的首要通道。
上海證券報報導,根據人行公布的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情況表顯示,截至九月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資產(外資持股)達人民幣一點○二一兆元,首次突破人民幣兆元大關。
相較同期滬深兩市逾人民幣五十六兆元的A股總市值、逾四十四兆元的A股流通市值而言,外資持股占比約為百分之一點七、百分之二點三。
由於外資持股相對集中,且近三年增速較快,其對A股市場的投資人結構、市場生態與投資理念等方面的影響正日益增加。
數據顯示,外資持股近三年增速較快,二○一四年三月至今,累計增幅超過二倍。與二○一四年以來滬股通、深股通的陸續開通有很大關係,今年初以來,外資持股在絕大多數月份均為正增長,至九月底突破兆元關卡。
截至十月底,資金累計流入A股市場達人民幣三千二百六十三億元,約占外資持股的三成以上,這表明滬港通、深港通已經成為外資增持A股的首要通道。
上海一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認為,外資在A股市場過去一年的風格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二○一五年以前,市場偏愛小盤股和主題炒作,股市整體流動性偏緊,長線投資人規模不大,導致資金消耗量小的小盤股和垃圾股格外受寵。「炒不動」的大盤股則被邊緣化。
他指出,隨著外資的持續入場和「抄底」藍籌股,藍籌股的投資人結構開始出現變化。以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百分之八十八的貴州茅台為例,十月廿五日以前,該股日成交從未超過人民幣卅二億元,對照其市值超過七千七百億元似乎讓人難以理解;原因就是藍籌股的大量籌碼被外資「鎖倉」了,低估值的藍籌股被外資等長線投資人大量持有後,整個市場格局開始變化,隨著這樣案例越來越多,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也漸成風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