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一九七八年,中國首度推動經濟改革,實際上並不存在私人企業,沒有本土傳統可供中國有志創業者做為基礎或效法的對象。公司創辦人要如何發展市場、建造組織呢?應該依循已在其他國家獲證成功的模式,抑或發展自己的模式? 一九八○年代,國外盛行兩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其一是商管學者威廉.大內研究日本經理人多年後,在其著作《Z理論:美國企業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戰》詳述的日本模式,該著作也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威廉.大內認為,日本的成功祕訣不在於技術,而是更好的人員管理方法:「這是一種聚焦於一個公司堅實理念、一種獨特企業文化,注重人員的長期發展以及共識決策的管理風格。」他整理出各種證據,證明他的「Z理論」模式促成較低的員工流動率、較高的員工投入程度與較高的生產力。 另一本暢銷書《追求卓越》宣傳美國模式,作者為麥肯錫顧問湯瑪斯.彼得斯與羅勃.華特曼,他們研究43家美國大型企業,指出創造卓越績效的管理實務包括: (1)側重行動 (2)貼近顧客 (3)促進創新 (4)視員工為控管與提升品質的重要源頭 (5)躬親、價值導向的管理 (6)堅守本業 (7)採行簡單、精實的組織架構 這些管理實務聚焦於藉由開發利用市場機會、收購其他公司、激勵管理高層,以創造股東價值。 日本管理模式和美國管理模式的適用環境是相當自由的市場經濟體,且私人企業所有權為經濟體中的主流,但在當時,那些有志的中國創業者並不享有這兩項先決條件,在他們創辦與建造許多現今中國頂尖私人企業的當時,中國的商業環境非常不同於日本與美國的商業環境。 (完整內容請見 《中國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