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就要打贏抗通膨之戰,Fed決策官員卻不相信勝利在望,眼□只見高通膨數據,因為他們緊盯的是後視鏡。這可能導致他們再次鑄下大錯,繼去年對通膨竄起的危機睹若無睹之後,如今又未能瞧見另一重大轉折點:經濟景氣急轉直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納丁(Rex Nutting)指出,Fed受到有缺陷的通膨指標誤導,亦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這兩大通膨指標度量居住成本(shelter costs)的方法有嚴重瑕疵,也因此從這兩大物價指數,都看不出Fed穩定物價之役的轉折點將至。
Fed恐在狀況外
納丁形容Fed抗通膨大戰「勝利在望」,但決策官員卻不敢置信。這意味Fed「在等待確認的期間,可能把利率升得太高,並且維持在高檔太久,等到確定(通膨降溫)將為時已晚」。
一周前,Fed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回答相關問題時說:「我認為,居住成本通膨仍將居高不下一段時間,我們認為會降下來,但那何時發生展望不明…只能假定還會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好一陣子。」
鮑爾甚至未暗示Fed在控制居住成本方面已有長足的進展,也許他的用意只是繼續保持「鷹派」姿態,也許鮑爾和其他決策官員是真的搞不清楚狀況。
因採信有瑕疵的數據
但事實上,美國居住成本正迅速降下來,只因物價指數的組成因素,而未能立即呈現在官方通膨統計數據上。納丁指出,居住成本通常占一般美國家庭預算很高的比率,也占三分之一的CPI,在PCE物價指數的占比則為15%。如果誤判判了居住價格走勢,對通膨的看法也勢必出錯。
美國聯邦住屋金融局(FHFA)的重複銷售指數顯示,美國7月房價折合年率下跌6.9%,顯示先前年漲逾20%的歷史性房價漲勢已降溫。追蹤三個月均價走勢的凱斯-席勒房價指數(Case-Shiller Index),也顯示年率下跌2.9%。
Fed理應受此消息鼓舞,因為這顯示一連串升息,以及藉由量化緊縮(QT)減持抵押擔保證券(MBS),已推升房貸利率。納丁指出,顯然Fed已成功壓抑助長通膨的一大因素:房價大漲。儘管長遠來看,控制居住通膨的做法只有一途:增建平價住宅,讓供需平衡。
問題是,官方物價指數中的「居住成本」如何估算,並不是取決於房價,也不是由實際繳付的房貸、稅金、保險和修繕等費用來決定;官方採用的是出租單位的價格,並假定屋主付出相似的成本,即使美國約三分之二成年人並未租屋而居,而是擁屋自住。三分之一已還清房貸。
屋主≠租客
納丁質疑,所謂「屋主就像租客」的假設是錯的。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調查,對租屋而居者來說,每年從口袋掏出的花費中,居住成本大約占34%;對仍在繳房貸的屋主而言,居住成本占27%,對沒繳房貸的屋主只占21%。別忘了,屋主還可累積房屋淨值。
納丁批評,在評估美國生活費時,用度量4,700萬個付房租家庭的那把尺,來量8,400萬個擁有自宅家庭的生活費,這種假設「不僅荒謬,也有要命的缺陷」。在低通膨時代,這種做法也許可以接受;在高通膨時期,就會傳達出誤導人的訊息。
這是因為,租一戶公寓住宅的價格,並不能忠實追蹤購買的價格,而且往往延遲12到18個月才會反映在官方通膨指標上。也就是說,7月(和想必以後)的房價下跌,要到明年夏季才會真正在租金價格數據顯現出來,在那之前也不會充分呈現在通膨數據上。
後果:Fed利率升得更高、高檔維持更久
Fed現行政策是持續提高利率,直到通膨數據示意決策官員住手。但納丁指出,這種政策基本上是「回顧」,而非「前瞻」。意思是,縱有種種跡象顯示,抑制通膨預期和有效壓低需求已有進展,Fed都將置之不理,還是會持續升息。
換言之,Fed受誤導的政策可能導致無謂的「硬著陸」,讓美國經濟和民眾付出高於打通膨所需的代價。至於Fed一連串猛烈升息推升美元帶給世界各地的禍害,就更別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