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兄弟創業,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否支持創業?郭書齊:我記得在找第一個辦公室時,只有50萬元的資本額,沒辦法找到很棒的地點,因此設定要找便宜的地方,我爸媽也去,女兒那時候還在推車裡面,怎麼看都不像要創業。我們在掃地擦桌子的時候,小孩就在那□睡覺,現在想想很有趣。
從小爸媽會鼓勵我們有創新的機會。還記得有次自然課本上講到雞的骨頭,我媽就燉了雞,把肉剝掉,讓我們用骨頭組成一隻真的雞。我覺得,他們不是希望我們只讀書跟背書,有新的就去嘗試,做實務上的嘗試。
郭家齊:我爸不用網路,但因為我們要創業,他花很多力氣看很多書,去填補這塊的不足。我爸爸會去看我們的財報,對很多細項都想知道。有趣的是,對季成長的產品他都很想了解。他不會帶給我們壓力,還會給我們一些想法。
郭書齊:當時我們網站流量成長,他就覺得很擔心。因為對他們那一輩來說,不要賺錢、也可以變現,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其實現在很感謝,當時他很擔心,但他都不講,家庭支持很重要。
家人支持非常重要,像太太後來一起加入,我覺得很棒,不然雙方無法理解對方在做什麼,創業需要理解,如果夫妻不是在這個場域裡面,有時候就不懂。我很感謝我們的太太很早就加入。如果重來,還是會找太太一起創業。
問:兄弟成長過程中有沒有互相較勁,或被拿來比較的時候?
郭家齊:我們差三歲,兩人個性不一樣,哥哥很愛往外跑,他參加童軍團、跟朋友出去玩;我是很宅,愛在家看書。我父母給我們就是支持做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支持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郭書齊:我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全部都填企管系,爸爸就說你要為自己決定負責,過程中可能很徬徨,也有很多人給很多意見,但他認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就會一路完成。
我從小到大喜歡參加社團活動,很多家長會說你要認真讀書,要玩等大學再說。但從小我父母都比較支持、樂見我對這些事情的參與,只要我為自己負責。
我弟弟高中、大學都是保送,他確實讀書比我好。不過,不去比較孩子,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小孩個性會不一樣,其他人看待你這個階段該有的表現和成就,其實要給孩子一個適性的發展,根本的是讓孩子有品格教育,用很感恩的心態去表現,他們各自會找到發展的模式。
問:家人一起創業的好處?會不會經常把工作帶回家?
郭家齊:家庭跟工作會綁在一起,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回家沒法把這些放下來。但是還是要回歸到家人、家庭、夫妻的相處。其實我們四人背景都不一樣,哥哥學商,我讀工程科系。我覺得創業需要互補,很多大學同學一起創業,後來卻翻臉,因為同質性太高,看問題視角太單一。
因為哥哥學商,我是工科,我大嫂做財務,我太太做行銷,四個人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一家公司的經營。
在決策上,我們尊重其他人的觀點,新創公司事情都忙不完,我的工作就是寫程式,頭腦就沒法想其他的事,我就要信任哥哥的商業決策,所以我們不需要像很多團隊密集溝通,而是去做自己的事情。
郭書齊:互補很重要,那時候培養默契,我們習慣有人丟出一個建議,大家一起討論,然後做出決定。
郭家齊:我們四個人都不是很強勢,但團隊中如果有一定相信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堅持,對某件事有很強烈的信念,要做、不然就不成功,就會堅持到底。好在到目前因為彼此都能分工互補,都算成功,也是家人一起創業,容易溝通的原因。
問:是否有發生不合的狀況?
郭書齊:其實四個人很少開會,不會有什麼意見不合,但其實我會知道他是隨便說說還是認真,從語氣跟表情就可以猜得到。
郭家齊:生活與工作還是要平衡,創業前幾年真的較難,為了生存,幾乎完全在工作,要找到平衡,小孩教育也是一樣重要,所以周末不能待在家裡。現在已經慢慢找出模式,即使不在公司,團隊都會繼續工作。
郭書齊:我剛開始還想區分工作跟家庭,但很短一段時間後就完全放棄,因為也是家人,討論完回家還是會講到。我們家有一個大餐桌,孩子一面寫功課,我們一面討論,我女兒今年12歲,我們創業到現在也12年,孩子們去過我們每一個辦公室,可以理解過程,我覺是滿好的成長過程。
問:未來會鼓勵孩子創業嗎?
郭書齊:現在有很多職缺是以前都想不到的事,如社群、直播,我支持小孩要適性發展。也有人會鼓勵創業,但我覺得不是最好的選擇,要鼓勵的是「創業的精神」,在組織內也要有創新的思維,會有很多正面想法,畢竟很多人創業其實覺得很痛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